上篇家庭促进法对家庭教育给出的“六个指引”,大家看后应该是有不少的感触。的确培养正确的成才观、价值观、劳动观念、家国情怀、注重孩子们的心理健康、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对于把孩子成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至关重要。那么究竟应该怎么做好家庭教育呢?家庭教育促进法给出了具体的方法。
家庭教育促进法第17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实施家庭教育,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智力发展状况,尊重其参与相关家庭事务和发表意见的权利,合理运用以下方式方法:
(一)亲自养育,加强亲子陪伴;
(二)共同参与,发挥父母双方的作用;
(三)相机而教,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
(四)潜移默化,言传与身教相结合;
(五)严慈相济,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并重;
(六)尊重差异,根据年龄和个性特点进行科学引导;
(七)平等交流,予以尊重、理解和鼓励;
(八)相互促进,父母与子女共同成长;
(九)其他有益于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方式方法。
大家可以看到这些都是对于家庭教育实践中痛点问题的回应。比如第一条,亲自养育,加强亲子陪伴。有些父母将孩子扔给老人,自己带孩子的父母也存在应酬多对孩子陪伴少,即使在家也因为玩手机、没心思等原因不能有效陪伴孩子,导致孩子教育出现问题。童年只有一次,加强亲子陪伴,应该是家庭教育的第一要务。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曾经进行过中国城市家庭教养中的祖辈参与问题调查,结果显示,有近八成的家庭是祖辈参与教养的。其中幼儿园前为77.7%,幼儿园期间是72.9%,到小学阶段仍占60.1%,农村祖辈教养更是高达90%以上。应该承认,隔代养育有经验丰富、时间充裕、情感亲近等优势,但也有观念相对落后、方法相对陈旧、边界难以把握等缺点。家庭教育促进法提醒父母亲,父母是儿童成长的首要责任人,陪伴孩子度过短暂的童年应该是父母的重要使命。即使有隔代,祖辈也不应该替代父母承担责任,而只应该发挥辅助、协助作用。
家庭教育促进法要求家长采用相机而教,严慈相济,相互尊重的方法。在家庭教育中,经常容易发生溺爱和严厉两种极端行为。爱是教育的底色,也是教育的前提,但是,爱是有原则、有智慧、有底线的。过度宠爱会让孩子“消化不良”,过度严苛也会让孩子不堪忍受。在家庭教育中,把严格要求与关心爱护相结合,关键在于父母掌握教育的度,智慧地平衡两者的关系。父母亲应该抓住各种机会,用生活本身来教育和影响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尊重孩子的差异,挖掘孩子的潜能,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性别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是家庭教育应该特别注意的问题。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和谐健康的家庭教会孩子如何去爱,给予他们独自面对世界的勇气;如果家庭把负能量释放在孩子身上,孩子在打压、争吵、抱怨的氛围中成长,会渐渐变得自卑、敏感、焦虑、缺乏安全感。《家庭教育促进法》对家庭责任的规定为各位家长“依法带娃”提供了具体的方法,希望各位家长朋友们能够重视家庭教育,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教育孩子,成为合格的家长。
家庭教育不是一座孤岛,需要全社会协同,下期为大家介绍家庭教育的其他义务主体及其责任,期待家长朋友们的关注。
本文由入驻华律自媒体作者撰写发表,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平台立场。凡注明原创的文章,4008云顶国际集团的版权归作者和平台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咨询时请说明来自于华律网
扫描二维码添加作者微信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