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工资是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之外提供额外劳动,用人单位支付的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费用,其性质属于工资的范畴。根据劳动法和国家的有关规定,加班工资的计算方法为: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21.75天×300%×加班天数, 休息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21.75天×200%×加班天数。由此可知,在加班时间明确的前提下,工资基数如何确定是计算加班工资的关键。
具体分几种情况:
1、劳动合同既约定了工资标准,又约定了加班计算基数。如果约定的加班工资计算基数与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一致或者高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的话,那么该约定是有效的。如果约定的加班工资计算基数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的,则会因为违反了《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三条规定而被认定为无效。
2、劳动合同约定了工资标准,未约定加班工资计算基数。应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工资标准依法确定加班工资基数。对合同约定的奖金、津贴、补贴等不属于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除约定的正常工作时间的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可以充分尊重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的意见约定 。
3、劳动合同既未约定工资标准,也未约定加班计算基数。应当参照《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三条的规定,以劳动者本人正常劳动应得工资作为计算基数。劳动者本人正常劳动应得工资应根据企业提供的工资单来确定工资基数,如工资单只列工资总额,则以该工资总额为计算的基数;如工资单由岗位津贴、基本工资等多个固定的工资具体构成项目组成,则以固定的工资具体构成作为计算基数;如工资单存在多个构成项目,且每个项目都是不固定的,则一般以工资性收入的70%计算一个平均数作为计算基数 。
4、劳动合同中未明确约定工资标准,但约定了加班工资计算基数。通常情况下,约定的加班工资计算基数较低,甚至还达不到当地最低工资的标准。那么对于这种情况,由于与《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三条的立法精神相违背,一般会认定无效。计算加班工资时,按照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内所取得的工资作为计算基数。当然,如果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加班工资计算基数高于劳动者应得工资的,则因该约定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且是双方真实的意思表达,应属于有效的约定。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三条: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完成劳动定额或规定的工作任务后,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劳动者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应按以下标准支付工资:
(一)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劳动者工资;
(二)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工资;
(三)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节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劳动者工资。
本文由入驻华律自媒体作者撰写发表,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平台立场。凡注明原创的文章,云顶集团7610官方网站的版权归作者和平台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咨询时请说明来自于华律网
扫描二维码添加作者微信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朋友圈